“湄潭”,这个美丽的名字,对于浙大人有着特殊的意义,闻之倍感亲切,见之又会如何呢?11月初的湄潭,细雨蒙蒙,秋意渐浓。来自各院系的24位参加首期“浙大教师追寻西迁足迹培训班”的教师,满怀对那段西迁历史的景仰,来到这个被大山环绕的偏远小镇,一探那些如雷贯耳的浙大先贤们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追寻西迁文脉,感受永远的浙大精神。
在“浙江大学西迁陈列馆”(文庙),解说员的讲解将大家带入那个艰苦的年代,向大家述说着一个个先辈们筚路蓝缕、秉持“求是”校训探索科学精髓,并与湄潭人民结下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的感人故事。“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树我邦国,天下来同”,低沉的校歌声中,看着眼前展出的照片,一本本泛黄的教材、工整的笔记和实验记录,一个个带着历史印记的实验器材等实物,大家脑海中浮现出浙大师生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上课、查阅资料、做科研的场景,油然而生作为浙大人的自豪感。“这是我唱校歌最准、最有感情的一次”“空间如此狭小,设施如此简陋,学校管理不仅井井有条,还产出了那么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育了那么多优秀的学生,真是难以想象”。
在谈家桢住处(天主堂)前,遥想当年陈建功教授的《三角级数论》、钱宝琮教授20余篇数学史和天文史论文就是在这里诞生,“科学研究的初心和目的就是造福人民”,大家敬仰之情溢于言表。在浙大研究生院旧址(义泉万寿宫),蔡邦华、卢守耕教授就是在这里完成了10多个茶树研究课题,研制了湄潭特有的茶叶品种造福当地百姓,再次令在场教师们叹服。“百里湄江处处景,西来风光更迷人”,来到风景独好的湄江吟社(西来庵),想象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先贤们在此吟诗清谈,不由对他们洒脱的心态心生敬仰。
浙大农学院畜牧场实验楼旧址位于湄潭龙泉山森林公园,因下雨坡陡路滑,车开不上去,解说员建议临时取消行程。“当年环境那么艰苦先辈们做实验都能走,车开上不去我们也能走上去!”。沿着静谧无人的泥泞山路一路行来,雨意浸润的清新空气如天然氧吧,看着眼前浙大人当年自己设计建造的农学院实验楼,想着当年的师生要走那么远的山路来这里做实验,大家感慨:“来到这里,不仅洗肺,而且洗心”。
在那艰苦的年代,湄潭人民将自己最好的住处捐给了浙大师生。穿街过巷来到当年办学实地,岁月虽斑驳了李氏民宅(学生住处旧址)、欧阳曙宅(文艺活动旧址)和张家巷(教授住宅)的外表,但却越发醇厚了湄潭人民与浙大师生的情谊,湄潭不愧为浙大的第二故乡。
遵义宾馆1号会议室,参加培训的老师围绕“当年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为什么浙大却产出了密集的高质量学术成果、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求是”精神的内涵不仅仅是心无旁骛追求真理,更重要的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精神,是将自己的研究与国家乃至人类的命运相结合、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大家纷纷表示,要守住初心,不受外界环境的诱惑,继续发扬和践行永远的浙大精神。一些以前与浙大没有交集的老师,也表示通过今天的现场培训,深刻地感受到了浙大精神和文化,为能与这些先贤们共同拥有“浙大人”的称谓而深感自豪。
“大学的目的是培养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随着导游的解说,老师们参观了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警备司令部和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共同回顾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挽救党、挽救红军、挽救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进程,实地学习和感受了中国革命的惊心动魄和革命成功的来之不易。
紧张充实的培训圆满结束了,大家不仅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和求是精神教育,而且结识了一批优秀的老师,对今后的合作充满了期待,在夜色中依依惜别,相约今后有机会再次相聚。
为组织好培训,组办方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并在培训前一天,特邀原浙江大学人事处处长、西迁二代朱荫湄教授和人文学院张凯副教授分别做《历久弥新的西迁精神》和《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国难之际浙江大学学术转型》主题报告;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刘继荣介绍培训的目的和培训要求。培训于11月6日正式开始,为期3天,旨在充分发挥遵义独特的革命历史资源优势和湄潭西迁办学的历史,让教师们实地感受以竺可桢老校长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历尽艰难险阻、坚持教学科研的历程,深刻领会“求是精神”的真谛和内涵,为新时代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