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高分子系】第五期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班暨 浙江大学高分子系“聚合师德”暑期专题实践培训班成功举办

12

2025.08

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积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浙江大学高分子系于7月7日至7月10日在西柏坡教育基地举行第五期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班暨浙江大学高分子系“聚合师德”暑期专题实践培训班。高分子系系领导班子、党委委员、纪委委员、“聚合先锋”优秀党员、教职工党员代表、党外人士和青年教师代表等30名教师参加培训,参训学员以“重走赶考路 奋进新征程”为学习主题,通过4天的理论学习结合现场教学,在红色沃土中深度淬炼“聚合师德”育人初心。高分子系党委书记兼副系主任陈素珊在开班仪式上对所有学员提出“潜心学、用心悟、尽力行”三点希望,她强调,革命圣地西柏坡是见证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启航的热土,在这里,党中央以“世界上最小的指挥所”决胜千里,指挥三大战役、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奠定新中国根基,铸就了“两个务必”的精神丰碑,所有学员要从“两个务必”中汲取信仰伟力,将红色基因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以“聚合反应”催化行动自觉,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传承求是精神,发扬“聚合文化”,用赶考精神激活创新,在新时代的答卷上,书写 浙大“高分子力量”的辉煌篇章。开班仪式结束后,所有学员进行专题理论学习《学习西柏坡精神,走好新时期“赶考”路》。在西柏坡教育基地西柏坡纪念馆、西柏坡廉政馆、中共中央旧址和北庄村现场教学点,所有学员向五大领袖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从合唱《团结就是力量》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热情澎湃到感悟总书记的为民情怀,从抗日救亡的艰苦斗争到中央统一战线的百折不回,深刻领悟了“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西柏坡精神内核和坚持两个“务必”的行动自觉。在正定高平地道战遗址和纪念馆,学员们冒着大雨,亲身体验地道战弓步前行的困难,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在塔元庄现场教学点,学员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百姓民生的关切,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班仪式上,石家庄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王东波部长为所有学员带来专题讲座《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解读》。此次专题培训,既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淬炼,也是一场生动的师德实践课。参训教师表示,要将此次学习的收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转化为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强大动力与实际行动,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查看详情
【地科学院】传承西柏坡精神 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地球科学学院赴西柏坡开展第十二期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班暨地球科学学院“地学强师”专题培训

11

2025.08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强化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切实提升教师的职业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地球科学学院于8月2日至6日组织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两委委员、高层次人才、党建骨干、党外人士、离退休党员老师、教职工代表等近30人赴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浙江大学第十二期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班暨地球科学学院“地学强师”专题培训。本次培训以“重走赶考路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通过专题学习结合实地参观的方式,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开展学习,引导党员老师从历史深处汲取智慧和力量,将西柏坡精神内化为浙大地科人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锤炼师德师风:弘扬教育家精神,筑牢育人根基紧扣师德师风建设核心。开班仪式上,学院党委书记钱智敢作动员讲话,强调培训意义并提出期望:深悟西柏坡精神时代价值,融入课程思政与育人全程;筑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思想根基;强化使命担当,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急需,以“赶考”姿态投身学院高质量发展。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青青副教授作《弘扬教育家精神 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专题授课。她结合案例分析,从国家安全、青年特点、主流价值观导向及现实问题出发,深刻阐述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解读了教育家精神内涵,激励大家争做新时代好老师。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张金涛副教授在结业仪式上作《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报告,通过历史对照、案例警示等方式,系统阐释了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大意义、核心内容与实践遵循,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老师们会后赴正定县新中国教育摇篮陈列馆参观学习。重走“赶考路”:沉浸革命圣地,感悟初心使命注重沉浸式体验革命历史。中共平山县委党校副校长史永芹在《弘扬西柏坡精神 走好新时代赶考路》专题授课中,详细解读党中央选址西柏坡的历史原因、贡献及西柏坡精神内涵,深刻阐述了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历史接续。在西柏坡革命纪念广场,全体老师庄严肃穆地向领袖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随后,大家走进西柏坡纪念馆、廉政馆和中共中央旧址等,近距离感受“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历史印记——全国土地会议、指挥三大战役、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等,铭记革命初心;走进北庄村、曹火星纪念馆,齐唱《团结就是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歌,凝聚奋进力量。在中央统战部旧址,深入了解党的统一战线辉煌成就。此外,老师们还探访了高平地道战遗址和高平地道战纪念馆,躬身行走于地道中,沉浸式感受革命先辈的勇敢智慧和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对标时代楷模,凝聚发展动能引导老师从历史与现实榜样中汲取前行力量。在塔元庄村,老师们通过参观村史馆,深入了解该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村两委带领下,从贫困村蝶变为“中国最美乡村”的奋斗历程,生动感受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典范力量。在雄安新区规划展览馆,通过城市沙盘、数字化交互与影像资料,老师们全面了解了“一主、五辅、多节点”的空间布局,深刻领悟建设雄安新区这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战略深意与党中央的远见卓识。在雁翎队纪念馆,借助详实史料和讲解,深入学习了“淀上神兵”依托水乡优势开展抗日游击战的传奇,体悟白洋淀人民深厚的爱国情怀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为期五天的培训,老师们深受教育和鼓舞。大家纷纷表示,要传承红色基因,强化思想淬炼,将西柏坡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两个务必”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地学人的探索精神与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相融合,共同谋划学院未来发展,凝心聚力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地学力量!
查看详情
【国际联合学院】第四期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班暨国际校区2025年“追寻浙大西迁足迹”专题培训班举行

05

2025.08

7月12日至15日,浙江大学第四期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班暨国际校区2025年“追寻浙大西迁足迹”专题培训班举行。国际校区中外籍教师和优秀管理干部共赴遵义湄潭,通过实地探访、专题讲座、分组研讨等形式,重温浙大西迁历史,感悟求是精神,促进文化认同。在开班仪式上,校区党委委员、学生事务部部长吴行,科研与成果转化部部长金王平为学员授班旗。吴行作开班动员讲话,他结合自己在湄潭支教的经历深情分享对浙大西迁的感悟,并以竺可桢老校长“我们人生的目的是在能服务,而不在享受”的寄语,勉励学员以老一辈浙大先生为榜样,传承奉献精神,践行初心使命。本期培训班邀请到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遵义校友会顾问、浙大西迁文化爱好者陆昌友先生作专题讲座。陆昌友以“文军长征在遵义”为主题,结合大量考证细节为学员生动还原波澜壮阔的浙大西迁历史。本期培训班中,学员们实地走访了遵义可桢大桥、竺可桢像、校舍碑亭、何家巷等历史印迹,深入探访了浙大办公室(文庙)、谈家桢住处(红九军团司令部旧址)、教工宿舍(张家巷)、学生宿舍(李氏民宅)、文艺活动中心(欧阳曙宅)等西迁办学旧址。现场教学结合档案史料与深度讲解,通过历史场景重现让学员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烽火岁月中的教育坚守。研讨环节采用分组交流形式。教师组围绕“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当代传承”展开热烈讨论,中外教师结合重走西迁路的见闻感受开展跨文化思想对话;管理干部组则聚焦“工作作风改进与效能提升”,结合西迁精神探讨管理服务创新。讨论后各组汇报交流。在总结中,金王平感谢全体学员的深度参与,特别是外籍教师克服语言和文化差异,积极融入讨论;希望学员将西迁精神转化为“走在前列”的行动自觉,让求是文脉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学员们表示,四天的学习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西迁精神”的内涵,要把这份精神力量转化为推动国际合作教育发展的实际行动,为国际校区和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追寻浙大西迁足迹”专题培训班是国际校区打造的育人强师品牌项目,自2019年启动以来,已带领百余名中外籍教师踏上西迁寻根之旅。本期培训首次将参训对象拓展至管理干部,将其纳入国际校区iPRIDE管理干部能力提升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查看详情
【建工学院】赓续红色血脉,永葆赶考精神——第六期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班暨建工学院“筑人强师”党建骨干专题培训班

23

2025.07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建工学院党委于7月14-17日组织领导班子、两委委员、教工支部书记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开展第六期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班暨建工学院“筑人强师”党建骨干专题培训班。此次培训以“重走赶考路  重温红色初心”为主题,通过专题授课报告会、革命遗址现场教学、情景体验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从“两个务必”“六条规定”中汲取信仰伟力、奋进力量,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陈海荣作动员讲话,他强调,此次培训是学院党委加强党建骨干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所有学员要坚持深刻领会“两个务必”的精神内核,继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不断增强党性、凝聚力量;要坚持学用结合,将西柏坡精神转化为“四个意识”的政治自觉和实际行动,确保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工作动能,为学院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开班仪式结束后,中共平山县委党校副校长史永芹教授作题为《传承西柏坡精神 走好新时代“赶考路”》的理论报告,生动展现了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伟大实践和战略决策,全面解读了西柏坡精神的深刻内涵、宝贵经验及当代启示。在西柏坡纪念馆、西柏坡廉政馆、中共中央旧址和北庄村现场教学点,大家向五大领袖、革命先烈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通过大量详实而珍贵的史料展示、影像传播和实物展陈,再现了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伟大革命实践。从土地改革、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到唱响《团结就是力量》,构成了一部生动的群众路线教科书,深切地感受到革命先辈“艰苦奋斗、一心为民”的政治本色,百折不挠的钢铁意志和为国为民的赤子情怀。在高平地道战遗址和纪念馆,大家走进地道亲身体验战争留下的痕迹,体悟人民武装斗争的智慧和不易、勇敢和无畏;在塔元庄村,大家参观了村委会文化走廊、村史馆,真切感受习近平总书记亲民爱民的情怀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在“未来城市”雄安新区,学员们全方位地了解雄安新区的建设规划、科技布局和未来蓝图,看到了“地下一座城、地上一座城、云上一座城”的智慧城市魅力,切身体会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速度,增强解放思想、奋发进取的信心和决心。结业仪式上,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张金涛副教授作题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专题讲座。通过此次培训,全体党员干部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大家纷纷表示,要以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为榜样,传承新时期“赶考”精神,将西柏坡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以“永远在路上”的赶考姿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走好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赶考之路。
查看详情
【化学系】春风化雨润桃李 教育家精神耀星河 ——化学系第七期“铸魂强师”班暨师德实践教育成功举办

03

2025.07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要求,7月2日,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主办、浙江省教育厅承办、浙江音乐学院协办的“讲述我的育人故事”第二片区展示活动在浙江音乐学院标准音乐厅隆重举行。浙江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与化学系以此为契机,联合开展第七期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班暨化学系师德实践教育培训。来自六省一市的优秀教师代表齐聚一堂,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主题,讲述育人初心。化学系傅春玲教授作为浙江省教师代表作宣讲展示,浙江大学副校长王靖岱、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徐洁、化学系百余名师生参加。  从1989年第一次站上讲台,到如今被3000余名学生唤作“傅妈”,傅春玲教授坦言:“从‘傅老师’到‘傅妈’,是我最温暖的育人旅程。”  几节课记住百人姓名、根据学生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考后私信关怀学生已成常态,当大屏展示“浙大钉”平台上的海量答疑记录,现场师生无不动容。点滴关怀汇聚成一声“傅妈”,这既是学生对慈母般关爱的回应,更是对她师者风范的至高礼赞。  面对“老虎课”有机化学的挑战,她以创新破局,将厚厚的课本浓缩成“一页纸”,她在“学在浙大”平台创建1000余道自测题、4000分钟视频,年访问量超45万次。学生们自发在社交平台、学校网站上写下数万字好评,学生评价道:“这是我在浙大学得最‘爽’的一门课!”   傅春玲教授选择留在浙江大学化学系任教时,便暗暗立下誓言:要让中国的基础科研人才不再断层。她在课堂上融入竺可桢老校长和老一辈化学家的故事,激励学生心怀“国之大者”、科研要“顶天立地”。数年过去,她培养的学生已经奔赴祖国的天南海北,成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骨干力量。  傅春玲教授的动情讲述引发现场如潮掌声。三十六载春秋,她用“把每个学生放在心上”的坚持,展现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育人品格与使命担当。  现场,来自山西省、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河南省、湖北省、浙江省的优秀教师代表,现场讲述他们的育人故事,教育家精神的内核贯穿始终。化学系百余名师生通过学习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坚守与情怀,汲取教育智慧与力量。  本次培训是化学系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重要一环。后续将通过教学传帮带、典型案例宣传等形式,持续深化教育家精神实践,为建设教育强国注入浙大化学人的澎湃力量。图:刘硕超文:王思晨、李杨
查看详情

院系平台

浙大先生

在线课程

线上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