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求是精神涵养师德师风 启航新时代长征路 ——第六、七期“追寻浙大西迁足迹”培训圆满完成

时间:2021-05-19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提升青年骨干教师的家国情怀和爱校荣校意识,激发他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担当,202158-11日、513-16日,党委教师工作部与党委组织部联合开展了第六期、第七期追寻浙大西迁足迹专题培训。58名浙江大学青年学术骨干实践锻炼计划(“双专计划”)成员赴遵义和湄潭,通过对学校西迁办学历史足迹的追寻,深入了解国情校史,感悟求是精神,涵养优良师德。

本次培训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组织开展。行前统一组织“追寻浙大西迁足迹”校史专题培训,“西迁二代”朱荫湄教授作《重温西迁精神再塑时代理想》专题报告。在实地走访西迁办学旧址后,组织了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培训会暨“双专计划”交流会。会上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进行了师德失范负面案例的警示教育。在会议的交流环节,老师们结合实地走访的所见所闻,谈对求是精神的感悟,谈如何立德树人,谈如何回馈第二故乡。

文军西征砺求是,故土续写浙湄情

刚到湄潭,老师们就感受到湄潭浓浓的浙大气息,浙大广场、可桢路、求是苑、浙大门牌,大街小巷充满了浙大元素。随着走访浙江大学西迁陈列馆(文庙),以及当年的谈家桢住处(天主教堂)、研究生院(义泉万寿宫)、教授住处(张家巷)、医务室、学生住处(李氏民宅)、文艺活动旧址(欧阳曙宅)、农学院畜牧场等西迁办学旧址,老师们逐步深入了解了八十年前在这里发生的一段段故事,想起彼时情景,真切感受到了西迁办学的艰苦,感慨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浙大师生竟取得如许成绩。在情不自禁唱起的校歌声中,老师们对求是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除了目所能及的浙大元素,老师们也深刻感受到,湄潭人民对浙大人亲人般的情感八十年来未曾变过,看到浙大来的老师,他们都会围上来叙叙家常,谈谈当年。为回馈浙大第二故乡,在湄潭县政府、文化和旅游局、教育局的牵线和支持下,老师们为湄潭中学、湄江高级中学、协育中学、乐乐中学、茶城中学等1100余名学生做了5场讲座,44位老师走进44个班级开展主题班会,他们用自身的学习经历鼓励学生们树立远大理想、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且,老师们结合自己的专业,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对科学的兴趣,深受学校和学生们的好评。望着那一张张质朴的小脸和一双双清澈闪光的眼睛,老师们更加意识到自己身为浙大人的责任,在教育学生们的过程中自己也深受教育。还有12位生物医药领域老师与遵义医科大学进行了学科发展交流讨论会,就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生交流、医疗资源合理布局和利用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共同研讨当地高等医学教育发展。遵义医科大学表示,希望今后能够经常性地开展类似的交流研讨。

重温百年党史,牢记育人使命

遵义,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有过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出奇制胜的四渡赤水、澎湃走笔挥就的《忆秦娥·娄山关》。在这里,老师们深入了解了那一场关乎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会议感受娄山关的战火硝烟老师们聆听了邓萍参谋长的英勇事迹和红军卫生员小红救死扶伤的故事;感动于无数先烈用血肉之躯为今天的幸福生活所做的奉献和牺牲,感悟党史学习的重要意义,尤其是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增强守教育初心、担育人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岁月有痕,精神不朽。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回望“雄关漫道真如铁”的过去,望“乘风破浪会有时”的未来,在争锋一流的新时代长征路上,每位老师都在认真思考,如何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传承和发扬求是精神,为浙江大学走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