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缘聚浙大,铸魂启航。9月20日,浙江大学2024年新教工始业教育培训在紫金港校区开班,校长杜江峰院士出席开班仪式,学校有关职能部门代表以及来自全校各院系、部门的300余位新入职教职工参加培训。王靖岱副校长主持开班仪式。
校长杜江峰院士以《海纳百川 天下来同》为题向新教工讲授生动而深刻的“入校第一课”。他聚焦“历史的长河”“当下的辉煌”“未来的展望”三个维度,带领新教工们回顾了浙江大学的辉煌历程与深厚底蕴,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了这所正在加快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高校的勃勃生机和无限潜力。
杜江峰指出,127年来,浙江大学始终与国家民族发展同频共振。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战略部署,以改革创新思维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更加卓越的创新型大学,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增强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主动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在高水平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中发挥战略作用,奋力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走在前列。
杜江峰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浙大教师的期望与要求,勉励青年教工,要信念坚定,心怀“国之大者”,厚植家国情怀,努力成为服务强国建设的先行者;师德高尚,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努力成为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大先生;业务精良,立德树人,在科研创新中坚持“四个面向”,加强开放合作,努力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奋斗者。
现场,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院长李寒莹教授作为老教工代表,向新教工们分享了自己13年来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满腔热情践行“教书育人是大学根本”的初心和信念,与学生亦师亦友,相互成就的育人心得。
“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品格与视野的塑造者。我们应传承浙大‘求是创新’的精神,真正做到立德树人、修诚启智。” 新教工代表、建筑工程学院研究员高武分享思考感悟。
开班仪式上,气氛热烈而庄重。历届永平奖教金获得者代表为新教工代表佩戴校徽,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仪式,更是求是精神的传承和责任的赋予。党委组织部、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处、人才工作办公室负责人为入职求是园10、20、30、40周年教师代表颁发纪念章,感谢他们对学校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贡献。
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力资源处处长陈宝梁为新教工带来《打造一流师资与成长发展生态》专题报告。他从一流师资建设的使命目标、人事工作部门的职责功能以及一流人才成长发展生态的建设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学校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立足立德树人,聚焦素质提升,在建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方面部署的重要举措,让新教工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与学校办学使命愿景同向同行。
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家精神”宣讲团成员苏德矿分享了自身扎根讲台、潜心育人的感人故事;中宣部、中组部黄大年事迹报告团成员任波也来到新教工始业教育培训的现场,她深情讲述了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这些动人的故事和黄大年同志以身践行着“祖国高于一切”的事迹感染并激励着现场每一个人。
为提高培训质量,切实加强新教工的获得感,本次培训在多方面进行了改革。一是在培训形式上,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除集中培训外,新教工还可登录“学在浙大”平台,完成线上培训课程,线上课程涵盖校史校情、师德师风、保密安全、心理健康等专题内容;二是在培训内容上,增加了影像教学、实践教学和多种形式的素质拓展,更加侧重为新教工们提供更多彼此交流的平台;三是注重仪式感设计,除了开班式上的佩戴校徽仪式和入职求是园周年纪念仪式之外,教工部还专门提供了拍立得服务,在培训现场为新教工们留下“入校第一天”的影像纪念。
新教工始业教育培训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培训,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思想的升华。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新教工们将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身到学校的各项事业中,共同谱写学校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