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平台

【生仪学院】【控制学院】急救培训强技能,护航生命筑平安——生仪、控制学院急救技能提升专项培训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5-05-12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

为提升教职工应对突发健康事件的能力,切实保障教职员工生命健康,强化校园应急救护体系建设,59日下午,在党委教师工作部、校医院大力支持下,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联合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组织开展教职员工急救技能提升专项培训。活动在周亦卿科技大楼一楼报告厅举行,特邀杭州市西湖区红十字会专业讲师邬老师担任培训讲师,两院30余名教职工参与学习。生仪学院党委副书记杨扬出席活动并致辞。

杨扬副书记在开场讲话中指出,生仪学院和控制学院在医疗健康与智能调控领域具有学科优势,鼓励师生将专业知识与急救技能相结合,共同提升校园应急救护能力。她表示,生仪学院后续将深化与红十字会的合作,开展更多有关培训,满足师生的实际需求。

本次培训采用“线上理论学习+线下实操考核”的模式。前期,参训学员完成线上理论学习并通过测试。线下培训中,讲师首先讲解了心肺复苏(CPR)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强调“黄金4分钟”对挽救生命的重要性。部分学员在初次尝试时力度不足或节奏不稳,在讲师指导下,很快掌握了正确方法。培训详细演示了AED的使用方法,包括电极片粘贴位置、设备操作流程等。在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环节,讲师指导学员两两一组,互相练习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标准动作。创伤救护环节,讲师演示了止血包扎和骨折固定的技巧,并让学员使用绷带和三角巾模拟练习。现场学习氛围浓厚,不少学员在练习后表示,这些技能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中细节至关重要,只有反复训练才能真正掌握。

培训后半程进入实操考核阶段。学员按组别依次进行心肺复苏和创伤救护实操考核,讲师严格按照考核标准,逐项检查心肺复苏按压位置、深度、频率,创伤救护包扎手法等项目,细致点评学员操作。考核合格的学员获得电子救护员证,标志着其急救技能达到规范要求,具备基础应急救护能力。

培训结束后,参训教职工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学员们提到,今后在实验室或科研教学工作中遇到突发情况时,自己能更冷静、更有方法地应对。正如邬老师所说,急救技能的普及程度,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人文关怀水平。本次培训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学院在构建平安校园、健康校园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为创建“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校园氛围奠定了基础,更为守护师生生命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屏障。